雏鹅一个月内到底应该怎么养???
鹅苗是指出壳后给温期的养育阶段,一般为一个月左右。这个阶段的雏鹅绒毛稀、体温调节能力差,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与抵抗力较弱,特别怕冷、怕热又怕湿,饲养管理不当,容易引起疾病,造成死亡。
北方大多饲养4月下旬至5月上旬孵出的雏鹅。这时气候适宜,有利于雏鹅成活和生长发育,以便到了中雏阶段,能充分利用夏季茂盛的青草和秋季收获后的茬地放牧,即可节省大量精料,降低成本,又可培育出健壮的鹅只。
雏鹅在出壳后,消化道容积小,消化能力弱,主要靠吸收蛋黄液营养。蛋黄液吸收良好的雏鹅,大约在出壳后12- 16小时伸颈张嘴,有啄食垫草的现象时,则可用小盆盛水(水深约3厘米),逐只将雏鹅嘴贴于水面,使其饮水,经几次调教,便可以自由饮水,然后开食。先饮水可刺激食欲,促使胎粪的排出。室内喂水时切勿外溢,要注意保持地面和垫草的干燥。
如果蛋黄吸收的不完全,雏鹅肚子很大,站不起来。可将它放在火炕上,底下垫上软垫,并用纸箱罩上保温,但温度不能超过39℃以上,这样能促进蛋黄的吸收。蛋黄吸收后,雏鹅肚子减小,能较硬实的站起来行走。这种雏鹅要比正常雏鹅开食时间拖后12-24小时。
鹅苗喂水不需要分次,直接保持有水状态即可。
具体的管理要点:
一、10-20日龄雏鹅的饲养管理
1、雏鹅的潮口与开食雏鹅出壳后的第一次饮水俗称潮口,第一次吃料俗称开食。开食时间是否适宜,直接关系到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雏鹅出壳24h左右,当大多数雏鹅站立走动、伸颈张嘴、有啄食欲望时,就可进行潮口。
2、保温 由于雏鹅体温调节能力差,温度对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有很大的影响。大群饲养可利用煤炉加热或暖气供热来进行,密度控制在20~30只/平方米。
6~10日龄24~26℃,相对湿度65%;
11~15日龄22~24℃,相对湿度65%~70%;
16~20日龄20~22℃,相对湿度70%左右。
这样经过10~20日龄后,选择晴朗天气就可将雏鹅进行放牧饲养。
育雏保温应遵循下列原则:群小稍高,群大稍低;弱雏稍高,强雏稍低;夜间稍高,白天稍低;冷天、阴天稍高,热天、晴天稍低。雏鹅一般保温2~3周,保温期的长短因品种、季节、地理位置不同而调整。 保温结束时的脱温应非常慎重,要做到逐渐脱温,特别当气温突然下降时不要急于脱温而应适当补温。
3、防湿:潮湿对雏鹅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有不利的影响。
育雏鹅舍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0%~70%。因此要经常打拇卫生,及时清除潮湿垫料,换上干净、干燥的新垫料,保持室内干燥。
4、分群与防堆雏鹅在开水、开食之前,应根据出雏时间的迟早和雏鹅的强弱,进行第1次分群,给予不同的保温制度和开水、开食时间。开食后的第2天,可以根据雏鹅采食情况,进行第2次分群,将那些不吃食,或吃食量很少的雏鹅,分出来另外喂食。一般每群以100~150只为宜,分群时还应注意密度,一般每平方米雏鹅饲养数为:1~5日龄20~25只,6~10日龄15~20只,11~15日龄12~15只,15日龄以后8~10只。雏鹅喜欢聚集成群,如果温度低时更是如此,易出现压伤、压死现象。
5、放牧与放水
雏鹅在10日龄以后,条件适宜即可放水和放牧。
6、卫生防疫雏鹅育雏阶段易发生的疾病有:小鹅瘟,小鹅流感,禽出败,胃肠炎,鹅球虫病等,重点要防治小鹅流感和小鹅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