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养蛋鸡易出现的疾病及防控措施
随着我国养鸡业的发展,蛋鸡笼养的规模越来越大,笼养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不足,如:鸡的运动量不足,体质差,抗病能力弱;鸡不能随意采食,容易缺乏某些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由于是笼养,鸡的活动范围和空间有限,对于外界环境的某些刺激因素适应能力差,这常常会导致鸡出现一系列的疾病,如:脂肪肝综合征、笼养疲劳症、啄癖、神经质等疾病出现,为了避免或减少这些疾病的发生,小编在此做了简单分析,希望能对笼养的蛋鸡有所帮助。
一、脂肪肝综合征
此病多发于笼养蛋鸡母鸡群,从表面上看鸡的体况良好,但常常会出现产蛋量下降,产蛋率达不到高峰,即使达到高峰维持时间也很短,有的鸡甚至还会突然发生死亡。
剖检死亡的鸡会发现:
鸡的肝脏脂肪沉积严重,腹腔和皮下也有大量脂肪积蓄,肝的颜色多呈现黄色或浅褐色,有的肝腹侧面上还有许多出血点,这主要是由于肝细胞充满脂肪,脂肪压迫血管造成血管破裂引起的,如果不及时治疗会给产蛋鸡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二、笼养疲劳症
笼养疲劳症又称“蛋鸡骨质疏松症”,此病多发于产蛋初期和产蛋高峰期。
主要原因是:
①鸡饲料中钙的含量不足,或钙、磷比例失调以及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疾病。
②鸡在笼里长期圈养,缺乏运动所致。
③蛋鸡在育成期受到寄生虫的入侵以及管理方面的原因。
④饲料或饲料中的原料被黄曲霉污染,鸡采食后会影响到鸡对钙的吸收和利用,上述原因都会引起鸡笼养疲劳症的发生,发现后应立即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否则,疾病加重,最后会形成瘫痪,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三、啄癖
鸡在密集饲养条件下,各年龄段的鸡都普遍存在啄癖现象。笼养蛋鸡常表现为啄羽、啄背、互啄、啄肛、啄蛋等不良恶癖,究其原因,大多是因为饲养管理和饲料方面的问题造成的。
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①鸡在刚分到蛋笼里时,一个笼里或相邻笼子的鸡为了建立等级地位发生争斗而互啄,但过一段时间确立个体地位后互啄就会停止。
②喂料不及时,料水不足或长时间断水、断料;以及喂颗粒料,鸡采食时间过短造成的。
③鸡舍光照太强或阳光直射入鸡舍太亮。
④鸡舍内通风不良,湿度太大。
⑤饲料中缺乏某种营养。
⑥其他诱因。
四、应激综合征
笼养的蛋鸡特别是轻型蛋鸡发生神经质的倾向较多,由于笼养的蛋鸡长期在舍内饲养,平时所见所闻一般比较固定,当遇到外界某一刺激因素(强烈光照、噪音、断水、断料……)时,有神经质的鸡易出现间歇性的“炸群”现象,常常表现为高伸头颈、眼睛圆睁、发出尖叫声,并很快会波及全群,进一步刺激,会引起鸡的骚动不安,在笼内乱窜乱叫,拼命扑打翅膀挣扎,常常会造成鸡翅膀折断或受伤,有的还会因此而导致意外死亡,给笼养蛋鸡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防控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合理控制光照,合理调控饲料,禁止饲喂霉变饲料;
2、保证日粮营养科学,使鸡在性成熟时体重、体况均达到最佳状态,加强饲料营养,提高鸡群免疫力;
3、减少鸡群应激,对患病鸡只应放到地面饲养,让其自由运动;
4、饲料添加金沙中心“好多蛋---活性发酵中药增蛋剂”,可有效调理蛋鸡亚健康状态,强壮蛋鸡体质,延长产蛋高峰,减少产蛋疲劳,提高产蛋率,全面改善肠道环境,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加抗体,降低鸡群发病率。
【主要成分】
1.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酵母菌及其发酵产物(维生素、挥发性脂肪酸、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复合酶,抗菌肽,溶菌酶,未知生物活性因子)。
2.可饲用天然植物(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当归、山药、淫羊藿、菟丝子、香附)。
【产品功效】
1.补气血
调理蛋禽亚健康状态,强壮蛋禽体质,延长产蛋高峰,防气血不足引起的脱肛、血蛋和产蛋疲劳。
2.强肝肾
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增加卵泡数、激活蛋禽卵巢功能,提高产蛋率、受精率。
3.健脾胃
全面改善肠道环境,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腹泻、过料,降低料蛋比。
4.固卫表
提高免疫力,减少发病;防止卵巢、输卵管上皮细胞坏死;防止外邪入侵引起的卵巢坏死、输卵管炎和产蛋下降。
【产品价值】
1、3-5天,粪便成形细腻,过料现象消失,舍内臭味明显减少;
2、5-7天,蛋壳颜色鲜亮光滑有光泽,破蛋减少,沙皮蛋、血蛋、糙皮蛋、薄皮蛋减少;
3、5-7天,蛋重增加2%以上,蛋黄颜色加深,蛋清浓稠;
4、长期使用,90%以上产蛋高峰期可达350天,中后期产蛋率提高3%,500日龄产蛋可达24kg。
5、长期使用,蛋鸡日龄可达到600天,蛋鸭可达到500天。
6、长期使用,能提高群体整齐度,解决开产延迟问题,使产蛋高峰上升快而稳。
7、长期使用,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蛋鸡中后期产蛋疲劳综合征的发生。
8、长期添加,提高饲料转化率,料蛋比可降低5-10%。
9、种禽长期使用,可提高种蛋合格率、健雏率、受精率和孵化率。
“要想蛋好多,就用好多蛋”,“好多蛋”助力鸡场轻松养殖、快乐赚钱,助力笼养蛋鸡高产、稳产、远离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