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交季须防猪气喘病
猪喘气病又称猪支原体肺炎,猪地方性流行肺炎,是猪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地方猪种较外来猪种易感,多为慢性经过。本病虽为老病,但现在已成为圆环病毒和蓝耳病的钥匙病源,引起其它病原混合感染,造成严重的呼吸道感染,进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突显出了其重要性。
冬春交替,昼夜温差大,气温较低,紧跟着梅雨季节的到来,多雨,潮湿的环境是猪气喘病发病高峰的有利条件。近年来,随着养猪业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外地引种增多,流通交易频繁,猪气喘病发生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发病后不仅治疗成本高,短期难以根除,而且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给净化工作带来难度。因此,各养猪场必须贯彻“养重于健,健重于防,防重于治,养健防治相结合”的全面防控理念,减低成本,增加养殖效益,实现绿色健康养殖。
一、发病的特点
本病在我国地方猪种明显较引入品种易感,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原体是经气雾或与病猪的呼吸道分泌物直接接触传播的,其经母猪传给仔猪使本病在猪群中持久存在,其严重程度常因管理水平、季节、通风条件、猪的密度以及其它环境因素改变而有很大差异。多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秋季次之,最早可能发生于2~3周龄(地方品种有9日龄)的仔猪,但一般传播缓慢,在6~10周龄感染较普遍,许多猪只直到3~6月龄时才出现明显症状。
由于支原体对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的功能有抑制作用,致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特别是对呼吸道粘膜免疫能力的影响最为严重,特别是圆环病毒和蓝耳病病毒对免疫力低下的呼吸道粘膜和巨噬细胞特异的亲和力、感染支原体的猪只对两种病毒更加敏感,往往互为促进,互为因果,而使猪只更容易发生多种疾病的综合症(尤其是仔猪断奶综合症)。还能引起猪特别是仔猪、生长猪的继发感染(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造成的危害更大。
二、发病的症状
临床症状
1、急性型 新发病猪群的仔猪、妊娠母猪较多见。病猪体温正常,精神不振,很少活动。呼吸增数,张口喘气,呈腹式呼吸或犬坐姿势,一般咳嗽次数少而低沉。
2、慢性型 老疫区的育肥猪较多见。早、晚吃食后或运动时发生咳嗽。严重的连续痉挛性咳嗽。咳嗽时,站立不动,背拱起,颈伸直,头下垂,直到咳出分泌物咽下为止。常流少量鼻汁,体温正常,体态消瘦,发育迟缓。
剖检变化
猪气喘病解剖病理病变只局限于肺与胸腔内的淋巴结、病变由肺的心叶开始,逐渐扩展到尖叶、中间叶及膈叶的前下部。病变部分与健康组织的界限明显,两侧肺炎病变分布对称,呈灰红色或灰黄色、灰白色,硬度增加,外观如肉样或胰样,切面组织致密,可从小支气管挤出灰白色、浑浊、黏稠的液体,支气管淋巴结与纵膈淋巴结肿大,切面黄白色,淋巴组织呈弥漫性增生。急性病例,有明显的肺气肿病变。
三、猪气喘病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
尽可能自繁自养,自育及全进全出;保持舍内空气新鲜,加强通风减少尘埃,人工清除干粪降低舍内氨气浓度;断奶后10~15天内仔猪环境温度应为28~30℃,保育阶段温度应在20℃以上,最少不低于16℃。保育、产房还要注意减少温差,同时注意防止猪群过度拥挤,使用良好的地板隔离,对猪群进行定期驱虫;尽量减少迁移,降低混群应激;避免饲料突然更换,定期用聚维酮碘溶液和 月苄三甲氯铵溶液定期交替消毒,彻底消毒空舍等。
2、疫苗接种防控
疫苗接种是一种有效预防猪气喘病感染和临床症状的手段。如果在仔猪感染支原体前进行免疫,诱发的免疫保护效果会比较好,而且保护时间也会很长。而且支原体疫苗接种后需要28天才能产生稳定抗体,由于无法预测仔猪在何时会受到感染,所以仔猪应尽早进行预防接种。一般最迟不能超过14日龄接种,并且再接种其他疫苗必须间隔二周。
3、构建猪群非特异性免疫屏障和特异性屏障,守住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 粘膜屏障的完整性;第二道防线: 巨噬细胞抗原的免疫力;第三道防线:附红细胞体,圆环病毒、蓝耳病的净化。从源头抓起做好母猪的净化,抓好净化病源感染的三个关键阶段:出生—哺乳—断奶。控制要易发病的三个阶段:5-7周龄;13-15周龄,18-20周龄。金沙中心所倡导的健康养殖“治无病”的绿色保健理念——强壮免疫力、抵抗力(抗病)。仔猪健康体质的培育从母猪健康和仔猪1日龄开始。
4、药物防控
预防方案:
(1)饲料中长期添加脱霉强500g/吨,以减小霉菌毒素的危害,从而减少临床症状的表现,封窗期间饲料中可用聚维酮碘溶液和月苄三甲氯铵溶液定期消毒。
(2)药物预防控制:母猪:产前10天,产后5天,乐宜康500g/吨+安疫肽5ml/头,产后益母生化散1kg/吨拌料,连用5-7天。仔猪:免疫调节123方案+乐宜康500g/吨,母仔断奶前同用5天,断奶后仔猪在连用10天。转群前后乐宜康500g/吨+高免多糖100g拌料200kg,连用5-7天。
治疗方案: